首页 江阴 苏轼水龙吟的典故(《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苏轼水龙吟的典故(《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苏轼水龙吟的典故(《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1.《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用了晋朝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求田问舍的典故,树犹如此的典故。 1、莼鲈之思典故 张季鹰(张翰)被任命…

苏轼水龙吟的典故(《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1.《水龙吟》用了哪三个典故?

用了晋朝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求田问舍的典故,树犹如此的典故。

1、莼鲈之思典故

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离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驾起车子便回去了。

2、求田问舍的典故

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

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

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

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

刘表听了,放声大笑。刘备深情地说:“象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3、树犹如此典故

桓温率兵北征,经过金城,见到为琅邪内使时种下的柳树,都已经十围之粗了,感慨的说:“树尚且如此,人又怎么能忍受岁月的消磨呢!”手抚枝条,泫然落泪。

扩展资料

1、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译文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3、作者

辛弃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莼鲈之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休说鲈(lu)鱼堪脍(kuai),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典:对张翰乐于归隐的不屑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典:对许汜谋取私利的羞耻 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典:对桓温时光流逝的可惜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对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的季鹰是怎样的态度呢?论者一般抓住“休说”二字阐发,以为表达了对这种为鲈鱼之美而还乡的行为的否定.辛弃疾固然是一个胸怀利器,积极出世,希望建功立业的人,但是,我觉得他用这个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伤心人”当“别有怀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如果读一读辛词中的那些写于赋闲时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虽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笼罩着挥之难去的忧愤,但是不乏抒写乡思,赞颂平淡生活之作.联系全词,作者恐怕是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对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这个典故所抒发的主要就是这种有乡难归的苦痛.

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先说“怕应”二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是“恐怕应该”的意思,是一种较为婉转的价值判断.那么到底是谁“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呢?是许汜还是“我”?很多文章对此争论不休,其实二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因为说到底,表达的是“我”的一种人生态度.因此,绝大多数文章都认为作者用这个典故是批评不肯背负匹夫之责只求个人安逸享乐的人,表达了作者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北伐抗金为第一要务的高尚品质.我认为鉴赏到这里,应该是有足够的深度了,不过,如果联系上面的那个典故,我觉得此处同时表达了这样一种苦痛:不仅有乡难归,而且难以做到随遇而安,就此终老.苏轼被贬却能“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他在黄州时还想过在沙湖买田终老.相比之下,辛弃疾就没法子这样“洒脱”——如何能放弃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匹夫之责,也来个“求田问舍”呢?如果这样做,岂不是将令雄才大略的刘备们所不齿?有乡归不得,就此终老又难以“心安”,这种矛盾怎不愁煞人呢?

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层,这就是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当迷局难以破解的时候,当苦痛难以申抒的时候,时间或许是唯一的良方.可是,岁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几何”呢?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当是三十五岁,按理当是壮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叹,但是因为此时他已南渡十二载,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所以,逝去的十余年对于一个文武双全抱负远大的英雄来说,怎么不让人伤感呢?

大好时光白白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来日依旧模糊不可期,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今天,有乡不能回,有土不能居;在如流水般滑过的青春岁月里,自己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此去经年,是否仍只能“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找不到答案,心中只有难以止息的矛盾如水般汹涌奔袭、无法排遣,所以,在末尾,他只能一声长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与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何其相似!壮年英雄的末路之叹,难道不也催臓人心么?

三个典故,将作者的愁情逐层剥开,递相展示出来,极尽沉郁雄浑之美,堪称辛词中的精品.

3.水龙吟这首诗运用了几个典故,含义是什么?

用了晋朝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求田问舍的典故,树犹如此的典故。

1、莼鲈之思典故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离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驾起车子便回去了。

2、求田问舍的典故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

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3、树犹如此典故桓温率兵北征,经过金城,见到为琅邪内使时种下的柳树,都已经十围之粗了,感慨的说:“树尚且如此,人又怎么能忍受岁月的消磨呢!”手抚枝条,泫然落泪。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好用典故是辛词的显性风格。

在其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在词作的下片一连用了三个典故: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对这三个典故,论者多孤立论之或干脆揉作一团取其大意。

我则以为,其内在的“情感流”值得细细琢磨。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作者对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的季鹰是怎样的态度呢?论者一般抓住“休说”二字阐发,以为表达了对这种为鲈鱼之美而还乡的行为的否定。辛弃疾固然是一个胸怀利器,积极出世,希望建功立业的人,但是,我觉得他用这个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伤心人”当“别有怀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如果读一读辛词中的那些写于赋闲时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虽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笼罩着挥之难去的忧愤,但是不乏抒写乡思,赞颂平淡生活之作。联系全词,作者恐怕是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对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这个典故所抒发的主要就是这种有乡难归的苦痛。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先说“怕应”二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是“恐怕应该”的意思,是一种较为婉转的价值判断。

那么到底是谁“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呢?是许汜还是“我”?很多文章对此争论不休,其实二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因为说到底,表达的是“我”的一种人生态度。

因此,绝大多数文章都认为作者用这个典故是批评不肯背负匹夫之责只求个人安逸享乐的人,表达了作者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北伐抗金为第一要务的高尚品质。我认为鉴赏到这里,应该是有足够的深度了,不过,如果联系上面的那个典故,我觉得此处同时表达了这样一种苦痛:不仅有乡难归,而且难以做到随遇而安,就此终老。

苏轼被贬却能“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他在黄州时还想过在沙湖买田终老。相比之下,辛弃疾就没法子这样“洒脱”——如何能放弃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匹夫之责,也来个“求田问舍”呢?如果这样做,岂不是将令雄才大略的刘备们所不齿?有乡归不得,就此终老又难以“心安”,这种矛盾怎不愁煞人呢?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层,这就是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

当迷局难以破解的时候,当苦痛难以申抒的时候,时间或许是唯一的良方。可是,岁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几何”呢?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当是三十五岁,按理当是壮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叹,但是因为此时他已南渡十二载,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所以,逝去的十余年对于一个文武双全抱负远大的英雄来说,怎么不让人伤感呢?大好时光白白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来日依旧模糊不可期,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今天,有乡不能回,有土不能居;在如流水般滑过的青春岁月里,自己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此去经年,是否仍只能“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找不到答案,心中只有难以止息的矛盾如水般汹涌奔袭、无法排遣,所以,在末尾,他只能一声长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与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何其相似!壮年英雄的末路之叹,难道不也催臓人心么?三个典故,将作者的愁情逐层剥开,递相展示出来,极尽沉郁雄浑之美,堪称辛词中的精品。

(珠海市第二中学)。

5.《水龙吟》,《永遇乐》中的典故

水龙吟:

第一个典故:季鹰因为想起家乡的鲈鱼所以就辞官回家,作者就觉得他不关心国家政事只顾个人 第二个典故:许汜去不知谁的家然后那个人不让他睡大床之后他向刘备投诉,然后被刘备骂了说他国家在沉浮之际他只知道享乐。 这两个典故就用了反衬的手法,表明作者不认同他们的行为,而也表明了他自己要为国尽力的决心。 第三个典故:恒温的典故,(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个典故是正用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永遇乐

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这个典故不用说了吧,孙权嘛。 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南朝宋武帝刘裕故事,刘裕曾两次率晋军北伐(时未称帝),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归纳全诗。 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6.水龙吟中的三个典故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辛弃疾(水龙吟)下篇就连用了张翰、刘备、桓温三个典故。

下阙中三个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也有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8.《水龙吟》是怎样借历史人物和典故抒发感情的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韵>”表示为韵脚。 编辑本段█ 经典词作 【水龙吟 作者: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

略为吴山留顾1。云屯水府2,涛随神女3 ,九江东注4 。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5,南柯梦6、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7,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8。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9。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10,泪流如雨。

注释 1.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2.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3.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4.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 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5.伊嵩:伊阙、嵩高,皆河南名山。巢由:巢父、许由,皆古时隐士,此指作者过去同隐伊嵩的旧友。

6.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7.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8.白羽:白羽箭。

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9.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10.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

《三国志o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好为梁甫吟。此处为作者自比。

赏析 此词为感慨时局、吊古伤今的名篇。上片写作者由北方南奔途中,亲历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曾经的壮志雄心此时已为年华将暮之感取代。

回忆从前与旧友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直如隔世一梦。下片直斥战事未休以致世局动荡,感叹英雄难觅,纵有奇谋报国,亦不免如孙皓一般,机关算尽也”可怜无用”。

只好愁扣船舷、悲吟梁父、泪流如雨而已罢了。全篇情绪沉重悲痛,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水龙吟 作者:辛弃疾】 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1 渡江天马南来2,几人真是经纶手3?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4。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5!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6,对桐阴满庭清昼7。

当年堕地8,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9,平泉草木10,东山歌酒11。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1.韩南涧: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官至吏部尚书。

他主张恢复中原,但反对轻举妄动。甲辰岁: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

2.《晋书·元帝纪》:”太安之际,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朝皇帝姓司马,故云。)

及永嘉中……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这里借指宋室南渡。

3.经纶手:治理国家的能手。 4.长安三句:《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5.夷甫三句:《世说新语·轻诋》载桓温语:”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王衍,字夷甫,晋代清谈家。几曾:何尝。

6.《新唐书·韩愈传》:”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处把韩元吉的文章比韩愈。

7.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韩无咎《桐阴旧话》,说是”记其家世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梧木,故云。” 8.堕地:诞生,出生。

9.绿野:唐朝宰相裴度的别墅绿野堂,地址在洛阳午桥。风烟:景色。

10.平泉: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平泉庄,地址在洛阳郊外三十里处。 11.《晋书·谢安传》:”谢安居会稽,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赏析 此首词虽为祝韩南涧的大寿而作,而所言却大半是政治问题,写得不落俗套。其写作特点是议论多,感慨深,感情曲折回荡,终不离恢复中原之志,上片几乎全部是对国事的议论,可谓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又多用设问来表现,气势逼人,矛头直指偏安江南的小朝廷。

下片上半段,对韩元吉作了一些揄扬,因为它是寿词,不足为怪。难能可贵的是最后几句,又回到”整顿乾坤”上来,仍然不落常格。

这首词用典较多,且用得较贴切恰当,使得激烈的感情,变得婉转含蓄,但总的风格,还是豪放率直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名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注释〕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

江阴暨阳论坛:https://www.jiyangluntan.com/ https://www.jiyangluntan.com/17155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