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阴 养气典故("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养气典故("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养气典故("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1.”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养气说有很多人都讲过…

养气典故("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1.”养气说”是谁提出的?内容?意义及影响?

养气说有很多人都讲过。。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孟子。还有苏澈。属于先秦儒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间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垫又间:”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

在立志问融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 “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提出]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内涵]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影响]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孟子《养气章》译文

《孟子‧知言养气章》(节录)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心, 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 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则动气,气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引言 《孟子‧知言养气章》主要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工夫,其中所用的「志」、 「心」、「气」等概念是有一定的特殊关系,粗略言之,孟子乃先以「心」中的 「志」去控制「气」,以此更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以下我们会先厘清〈知言 养气章〉中孟子所言「心」、「志」、「气」及「浩然之气」的意思,再以此去 论述「志—心—气」三者的关系,最后,我们会指出孟子以「拔苗助长」说明了 甚么道理。 孟子言「心」的意思 所谓「心」,据〈知言养气章〉,是指「不动心」,意谓「不受任何外在原 因之刺激而动摇其心」。

究竟言这种「不动心」之「心」又是怎样的心呢?据孟 子对告子的「不动心」的批评:「不得心,勿求于气;可」,以「心」与「气」 对举的格局言,「心」固然独立于「气」,然而「心」不是自然生理的气又是甚 么层次的心呢?在此我们可以据〈知言养气章〉说「夫志,气之帅」、「志至焉 ,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 其心」,孟子心目中的「志」之所以能率领「气」,乃在于「志」是道德价值判 断的「心」的展现,而我们从《孟子》书中的其它篇章中,孟子一般言「心」皆 是「道德心」,如:〈告子篇〉。

由此可见,「心」乃是决定生命的道德方向, 赋予生命及一一事象以价值的主宰。而这样的「心」正是孟子「四端之心」,当 中此「心」能决定命的道德方向乃在于其「价值自觉」,可是,此「道德自觉」 仅是作为善行的倪端或种子,亦需要作「扩而充之」的工夫。

【注一】此亦是孟 子「养气」的理由。 孟子言「志」的意思 所谓「志」,一般而言,学者会据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也」或朱子集注 「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甚至据《国语‧周语中》:「五味实气,五 色精心……」韦昭注「味以实气,气以行志」言「心」与「志」可互通。

【注二 】此本无可非议,但是,假如我们要区分「心」与「志」,我们仍可从「心」在孟 子哲学中的各种性质去区别出来,孟子的「心」起码有如下的特点:[1]「心 」的价值自觉有普遍必然性[即好善恶恶的能力];[2]「心」的价值自觉具 有独立自主性[即分辨善恶的能力];[3]「心」的价值自觉具有实践性[即 行善去恶的能力]。而「志」则主要在于「心」由价值自觉经抉择后,所实行的 道德方向。

从上述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及朱子注「志固心之所之」中,我 们可以发现「志」即是由「心」所具有价值自觉的自主性(分辨善恶的能力)作 道德判断,此所谓「念虑」,再作实践的道德方向(行善去恶的能力),此所谓 「志固心之所之」。原来「心」故然是具备「志」的能力,但是,「志」则强调 去确定「心」的道德抉择及实践方向。

这样,「志」所具有的特点便在于:(1 )价值判断;(2)实践的道德方向。 孟子言「气」:气与浩然之气 所谓「气」,在〈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提出了两种「气」:春秋战国时一 般的「气」观念(即论述告子的「气」)子孟子自己的「浩然之气」。

首先,在 〈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 即表示他认同告子关于「心」与「气」这一面的修养功夫,而这种「气」就是春 秋战国一般论述的「气」观念。故此,孟子继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而提出「志至 焉,气次焉」、「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等修养功夫的「气」,亦是这种 「气」观念。

其次,这种「气」观念,黄俊杰教授据《易传》、《左传》待春秋 战国典藉中的「气」字用法,指出:中国古典中所谓「气」有「云气」、「气息 」、「血气」诸义,而在「气」的诸义中,在本质上并不具有价值意涵,它仅是 属于自然界的。【注三】本章所言的「气」便当指是「血气」。

徐复观先生在解 释「气,体之充也」这句话说:「气即由生理所形成的生命力」【注四】换言之 ,在〈知言养气章〉中,「气」是指自然生理的生命力。 所谓「浩然之气」,乃孟子从他思想体系中的「心」(志)与「气」的修养 关系,发展出来的修养境界。

据〈知言养气章〉中,「浩然之气」有三项特点: (1)孟子言「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即表 示「浩然之气」能与人文世界的价值紧密连系,清王船山曾对此段言:「天地之 闲,皆理之所至也」【注五】原来「浩然之气」比较「气」已有了价值意涵;( 2)孟子又言「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即表示:假如要长存这种 「浩然之气」,则需要以「志」(心)去配合义与道才可行;(3)所谓配「义 」乃是以内心的行仁义所生。

3.孟子在养气章中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气和心志的关系?

1、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动歪门邪道的心思,要有浩然正气,一个人的思维格局要非常广阔,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境界。

君子要把时间用在提升内在的修养上,因为表面的仁义之举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一个人仅仅是想着如何做好事,如何与人为善是不行的,这样就是作秀,但是自己的内心得不到满足,不能真心实意,心悦诚服的做这些事,那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君子,而且自己也会厌倦的。2、同时孟子指出,养浩然之气并不是普通的养精气神,因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养阳刚之气、养壮阔之气,一个人的格局眼界不高,不能断了自己的非分之想,那么即便他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人,能够活很大年纪也是没有用的。

但是这个浩然之气也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还要有后天的培养,所以孟子才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很多磨难,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才会有很大的使命感,才能承担上天给予他的责任。3、虽然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这对于提高人的修为,对个人的修心养性还是很有帮助的。

4.孟子在养气章中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气和心志的关系?

1、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动歪门邪道的心思,要有浩然正气,一个人的思维格局要非常广阔,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境界。君子要把时间用在提升内在的修养上,因为表面的仁义之举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一个人仅仅是想着如何做好事,如何与人为善是不行的,这样就是作秀,但是自己的内心得不到满足,不能真心实意,心悦诚服的做这些事,那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君子,而且自己也会厌倦的。

2、同时孟子指出,养浩然之气并不是普通的养精气神,因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养阳刚之气、养壮阔之气,一个人的格局眼界不高,不能断了自己的非分之想,那么即便他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人,能够活很大年纪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这个浩然之气也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还要有后天的培养,所以孟子才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很多磨难,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才会有很大的使命感,才能承担上天给予他的责任。

3、虽然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这对于提高人的修为,对个人的修心养性还是很有帮助的。

5.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

养气忘言守 “养气”,养的是元始祖气,又名曰:“浩然正气。”

既然要养此浩然正气,首先要把心静下来,参禅静坐,越自然越好。闭口藏舌,舌尖顶上腭,此即“忘言”之妙用。

为什么要忘言呢?不忘言则开口神气散矣,极为重要的是“守”之为妙。试观守字之意义。

上有宝盖,下有方寸,方寸者,即方寸宝地也。此宝地非上丹田,亦非下丹田,而是中丹田黄庭中宫也。

守此中宫方寸宝地,与《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义理相同。因此,这句丹语注重在“守”之为妙者欤。

夫“守”之诀窍,内含性命双修、取坎填离、水火既济、阴阳交媾、婴姹结合、天地交泰之意。夫天地乾坤得交接之道则天长地久;世间男女夫妇得交接之道则延年益寿、在世长年。

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至理者也。 2.降心为无为 人之心属于离卦,为火,火炎上而好飞,所以人心好动。

例如,长春真人作的《西游记》,将人心比作猿猴,专门好动不好静。“孙悟空”大闹天宫,盗老君仙丹,偷王母蟠桃,大闹龙宫要宝,得了定海神针即金箍棒,能大能小(比人之真阳外肾),大闹阴曹地府阎罗殿,勾去了自己及其猴属的生死簿,一切等等。

这就说明人的心动时多,不是想这就是想那,没有清闲的时候。所以正文说要“降心”,只有降服了人的后天之心,道心才能复活呢。

人的道心复活才能“为无为”,“无为”即无所作为。 经云:“有为者动,无为者静。”

只动不行,只静也不行,只有动静结合才是清静无为的大道呢。人心者识神也,道心者元神也。

所以修道之士,首先要降服人心,只有降服了人心,始可为其无为大道。无为、无所作为,就是清静无为大道。

必须心平气和,精神专一,保养太和真气。先降服人心,忘言守中,静之又静,虚极静笃,始可得到清静无为元始大道。

然而只凭本身元神天性大慈悲也不行(此只是性功),必须分辨出真伪。喻如唐僧取经去西天,没有火眼金睛的孙大圣,何以能取得真经来呢?到西天路途遥远十万八千里,而孙行者一个筋斗就十 万八千里,其意义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人去掉十恶八邪立见我佛如来,而我佛如来分明就是人之道心。

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我佛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

如此说来,我佛远吗?不远,汝心即佛,佛即心。只要你去掉十恶八邪,自然立见我佛如来矣。

要想立见我佛如来,请先把心猿降服,自然为无为矣,清静无为元始大道得之矣。 3.动静知宗祖 动静二字是老祖宗给的,我们再以动静传给子孙万代,代代相传。

“动静”二字,其意义大矣哉。经云:”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这岂不是老祖宗给的吗?歌云:“行着妙,说着丑,惹得愚人笑破口。”其实动静二字,动不能常动,静不能常静。

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所以清静者,大道也。 修道用功之人,常常清静,使天地之正气完全归纳于我身,久而久之,自然开灵机、长智慧。

天地即我,我即天地。阴符经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这也就是“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之意。既然知道动静二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就应当保持动静,化为清静,复还归于元始祖炁。

常清常静,常清静矣。身在道中,道在身中,元始祖炁永远在我身中。

如此这样,则金丹大道吾得之矣,这样才真能知道动静就是老祖宗矣。 4.无事更寻谁 这个无事并不是没有什么事,而是在心平气和之时,扪心自问我要干些什么?为了说明这句话,还得用上句说的,“动静知宗祖”借以承上启下。

我没有其他事,那么我还找谁呢?这些问号总结一下的答案那就是还得找老祖宗,溯本追源,为所无为,参玄悟道,做那个清静无为大道。这个答案我认为极其正确,干脆放下一切,参禅静坐,追求真常清静无为大道。

吕祖头一句就说了“养气忘言守”,为什么要返复不断地说呢?只有反复说反复讲,扎扎实实地记在心中与脑海里,就自然会悟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吕祖他老人家谆谆教导我们,要将起始的四句真言作为中流砥柱看待,也就是看作照明灯塔,是此百字碑的纲领。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希我同道修士,志心称念,则福生无量天尊,有不可思议之功德矣。

6.何为“养气”

所谓“养气”其实也就是“氧气”以前的名字,据说在好几百,甚至几千,几万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不是无穷无尽的,范·海尔蒙特(Van Helmont, 1577~1644)先发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现在,而氧气不然,先前被人们叫做养气,直到1774年,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Lavoisier A L,1743—1794)正在研究磷、硫以及一些金属燃烧后质量会增加而空气减少的问题,大量的实验事实使他对燃素理论发生了极大怀疑,正在这时,10月份普利斯特里来到巴黎,把他的实验情况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立刻意识到他的英国同事的实验的重要性。

他马上重复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果真得到了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他确定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的元素。1775年4月拉瓦锡向法国巴黎科学院提出报告──金属在煅烧时与之相化合并增加其重量的物质的性质──公布了氧气的发现,他说这种气体几乎是同时被普利斯特里、舍勒和他自己发现的。

养气的方法与真谛 “气”字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当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可以说,中国人离开这个“气”字就说不成话了。如;神气、生气、泄气、喜气等等。

最典型的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人就是有了这口“气”才活着的。 “气”字在《黄帝内经》当中,出现了3000多次,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整个《黄帝内经》都在讲这个“气“。

”气“既是维持我们生命力的一种精微的物质,也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是一种气体的东西,看不见。

但它是物质、功能、能量,也是信息。气的运行通道就是经络。

尽管我们还说不清楚什么是“经络”,和“气”。但是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感觉到。

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气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输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气的作用来实现和维持的。《黄帝内经》里讲的最重要的气有四种。

第一种气叫元气。就是源于先天、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气,是生命的原发性的“气”。

这个元气也叫做真气,也就是《上古天真论》里面所说的“真”。这个真气主要是来源于肾脏,因为肾脏藏精,精又可以化成气。

道家称为“先天之气”。 第二种气叫宗气。

这个宗气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呼吸,是呼吸之气,所以它可以看成是一种心肺之气。肺是主管呼吸的,又主管一身之气。

第三种气叫做营气。营气是流行于人的血脉当中的。

营的意思就是营养,营气对人体起到一种营养滋养的作用。 第四种气叫卫气。

它是运行于経脉之外的,基本上是在体表。卫就是保卫、护卫。

卫气起到一种保卫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我们讲养气,最主要的就是保养这四种气。

慢呼吸,长寿命 怎样通过呼吸来养气?黄帝曾经问过岐伯,按照天的运行,一个昼夜运行于28宿(28个星宿),要“50营”,就是50个周期。营就是周,一营就是一周。

那在人体内气血是要运行多少周呢?岐伯的回答是这样的:营气和卫气在人体中的运行,一个昼夜也是运行“50 营”,就是50个周期。一个昼夜就是12个时辰。

也就是24小时。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呼吸一个昼夜算下来是270次呼吸。

一呼一吸在《黄帝内经》中叫“息”,这个息就是呼吸。270次呼吸,刚好营气卫气在人体运行50次。

我们进行一下运算,《黄帝内经》中描述一次呼吸应该是6.4秒。 而我们现在一次呼吸多为3.3秒。

这比古人的呼吸要快了将近一倍。岐伯告诉黄帝的,就是我们要慢呼吸。

呼吸放慢,我们的脉搏也会放慢,人的生命进程也会放慢,生命进程越慢寿命就越长。乌龟的呼吸是最慢的,它的动作也很慢,因此乌龟的寿命很长。

放慢节奏,对我们当今社会得人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了。我经常给大家说一句话,我说为什么要着急,有什么可着急的。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但有两样东西是人人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始点和终点。人生只有一个结果,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那就是死亡。

我们要着什么急呢?着急去干吗?所以我们要把人生放慢,要学会欣赏、享受人生这个美丽的过程。把呼吸放慢是一种有效的养气方法,我们要争取能把他放慢到6.4秒,争取形成一种习惯。

应该怎么来做? 这里介绍一种顺呼吸的方法。呼吸有顺呼吸和逆呼吸,腹部随着呼吸自然地隆起和收缩就是一种顺呼吸。

先吧呼吸放慢,开始有意的关注呼气和吸气,渐渐地不用太注意呼吸本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下腹部,关注腹部的升降起落就可以了。起落一开始要用点力,渐渐地,就不必用力,就非常自然。

每天至少要做两遍,每遍60次,然后逐渐地让他变成一种自然地呼吸。 慢呼吸有四个要求,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

深,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要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 还要注意:“吸入一大片,呼出一条线。”

吸进去的是自然环境中的请气,要吸入一大片;呼出来的是体内的浊气,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条线。当然,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

江阴暨阳论坛:https://www.jiyangluntan.com/ https://www.jiyangluntan.com/18526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