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阴 肉喂鹰典故(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肉喂鹰典故(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肉喂鹰典故(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1.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错过…

肉喂鹰典故(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1.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错过我你还有下一个,可我的命只要这一条啊。”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你也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我也不会紧追不放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到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看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又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这鸽子看上虽小,但无论世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当世尊割下最后一片肉时,天平终于平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扩展资料: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天,正在宫中的净饭王接到皇后家中送来的喜报,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

象猴得渡故事。

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一只猕猴手捧蜜果,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于前。佛祖睁慧眼询问其故。

猕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亲眷数百,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猎射杀我辈,伙伴尽皆丧身,我幸攀树枝荡过溪流而免。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对我象群十分凶狠,陷阱捕捉,刀箭杀伤,我为避灭祸逃匿于此,幸遇佛祖,祈求庇护。

释迦牟尼听后,对象猴说道:“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惩。你们欲要解脱苦厄,须精修磨炼。”说罢遂与象猴同饮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投入尼连禅河,溺水而死,待转世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处,仍有遗迹可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树

2.如来佛祖舍肉喂鹰是怎么回事?观音菩萨救妇舍弃做佛又是怎样的故事

割肉喂鹰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呢?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冲天,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到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的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禅思禅语:

佛爱众生,不离众生。慈悲心怀是阐释佛教和禅宗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3.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出自那本书?

出自三国时代吴·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卷第一<布施度无极章第一>。

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错过我你还有下一个,可我的命只要这一条啊。”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你也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我也不会紧追不放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到怀里。老鹰怒火中烧,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看我老鹰饿死吗?”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又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这鸽子看上虽小,但无论世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当世尊割下最后一片肉时,天平终于平了。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扩展资料

六度集经收录多种本生经及各种本生故事,依六波罗蜜之次第

佛教讲究修六度,也称六波罗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项修持内容。六度集经分六章,即(1)布施度无极章,(2)戒度无极章,(3)忍辱度无极章,(4)精进度无极章,(5)禅度无极章,(6)明度无极章。

其中,第一章中之〈普施商主本生〉及〈须大拏经〉分别相当于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大意经》、西秦·圣坚译的《太子须大拏经》。

第二章中之〈太子墓魄经〉相当于后汉·安世高译的《太子墓魄经》及西晋·竺法护译的《太子墓魄经》。〈顶生圣王经〉相当于宋·施护等译的《顶生王因缘经》。

第三章中之〈睒道士本生〉相当于西晋译者佚名的《睒子经》及西晋·圣坚译的《睒子经》。第四章中之〈修凡鹿王本生〉相当于吴·支谦译的《九色鹿经》。

康僧会,三国时期僧人,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

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图纬,多所贯涉”,他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继支譧之后在江南传教的人。

康僧会边传教边翻译《六度集经》和《吴品》两部佛经,还注释佛经。他的佛学撰著(释经)比其译经影响更大,他曾注《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三经,并为作序。

康僧会还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这一点可以在他所注释的佛经上见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度集经

4.谁能给我讲讲佛主释迦牟尼割肉喂鹰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

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

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

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

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

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

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

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

迹 。

5.佛说众生平等,割肉喂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

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 这时,所有的天龙鬼神见状,不约而同地相继询问:「天王您为什么如此面带愁容?」 帝释回答:「我的生命将尽,死亡的征兆也已经出现。

如今佛法已经落没,恐怕再也没有仁慈的大菩萨住世,我不知往后将归向何处,所以心中发愁啊!」 诸天龙鬼神说:「在人世间有一位萨波达王,平日广修菩萨的道法,持戒完满,德行高远,慈愍众生,恩泽惠及有情、福德隆盛;不久之后,就会成佛,您若归投于他,必能长养法身,断诸疑虑!」 帝释天王为了试探萨波达王,因此命令边境护守的王将毗首羯磨:「今天本王想测试萨波达王是否真的慈悲为怀,愍念众生,乃至是不是一位如实修行菩萨道的行者。请你化身为鸽,我将变作大鹰,急追在后,追到萨波达王的座前,你所化作的鸽子佯装出畏惧惶恐的表情,苦苦哀求国王给予保护,如果萨波达王确实心怀仁慈,必定会接受你的归投,这样一来便可速知真假。

」 言毕,毗首羯磨便化作一只鸽,帝释天王变成大鹰,凶猛地紧跟在鸽子后方,穷追不舍。 鸽子一路惊慌地飞到萨波达王座前,一见萨波达王,便钻进国王腋下,上气不接下气地哀求萨波达王,保护它的小命。

同时间,紧追在后的大鹰也来到了殿前,看到千辛万苦就快到手的鸽子,被萨波达王保护在衣袖之下,便目露凶光地说:「我数日来饥饿难忍,已没有耐心了,你身边的那只鸽子是我觅来的美食,速速归还给我!」 萨波达王见状,缓缓地回答:「朕曾经发愿要救度一切众生、善护一切众生。今日我应该要救护这只鸽子,岂可归还给你,让你杀害生命来祭拜五脏六腑以求温饱呢?」 大鹰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国王您说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断绝了我的食物,我同样也活不下去。

难道,我就不属于一切众生吗?」 萨波达王于是语带慈祥地询问大鹰:「你需要什么食物充饥?只要能够放过鸽子一命,朕一定尽力满足你的需求!」 「只有刚杀的、热腾腾的肉,我才吃!」大鹰毫不留情地说道。 萨波达王心想:「它要求要吃刚杀的热肉,但是如果我害一以救一,也是不合道理;我既然已发大誓愿要救护一切众生,便应该以自身来救护众生。

」 于是萨波达王立即抽刀而出,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交给老鹰,用来交换鸽子的性命。 此时大鹰又开口说道:「国王您应当平等对待众生,我虽然属于畜生道,于理也不应偏颇;您若想用此肉来换取鸽子的性命,是否应该用秤子秤看看两者的重量有没有相等?」 萨波达王便叫旁人拿秤子来,将鸽子放在一端,割下的肉放在另一端……。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任凭萨波达王不断割下身上的肉,直到身上的肉都快要割尽,仍然无法平衡在秤子另一端鸽子的重量。 此时,萨波达王使尽力气,踉跄地站起身来,想要以全身爬上秤盘,换取鸽子。

顿时,因气力不支,跌落在地而失去了知觉;苏醒后,萨波达王自责着说:「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一定要勇敢地站起来,一切众生坠堕在忧苦大海中,我发心立誓救度一切,为什么还如此地懈怠迷糊!我现在所受的苦,远比众生在地狱中所受的苦少太多了;如今我有智能、禅定、持戒、精进等善法的功德福报,如果还把这短暂无常的肉身当做是苦,那更何况是地狱之中心性迷闷、煎熬大苦的众生呢?」 不顾身肉割尽,血流淌地的痛苦,萨波达王不断地发着大愿。一心想要站起,一次又一次的倒地,依然使力挺身!倒了又起,倒了再起! 老鹰见萨波达王如此,便问道:「现在你应该知道后悔了吧?放下吧!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痛在己身,谁代你苦啊!我还是劝你聪明点,乖乖地把鸽子交给我,这样说不定还可以保住一命,继续享你的人天福报,当个一国之王呢!」 「我一点也不后悔!无始劫来我丧身无数,却丝毫无益于一切众生,如今我愿以此身誓求佛道。

」萨波达坚毅地答着。 突然,奇迹似地,萨波达王一股作气地登上了秤盘,两端刹时平衡。

萨波达王欢喜地喊着:「我做到了!我做到了!秤盘终于平衡了!鸽子终于获救了!」 此时,天地震动,大海扬起波涛,枯树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天降下香水雨及香花瓣。天神天女目睹这个舍身救生的善行,都共同歌诵道:「是真菩萨,必早成佛。

」 这时,大鹰释恢复了帝释天王的原貌,矗立在大王面前道:「你今天做了如此难能可贵的事,你想要得到些什么?」 萨波达王回答:「我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不求尊荣快乐,只愿早日悟道成佛。」 「刚才你割损筋肉,痛彻入骨,难道没有丝毫悔意吗?」 「没有。

」 「我只见你身体颤抖,气将尽绝,却直说不曾后悔,这话有何凭证?」 萨波达王便回答:「我从始至终,心中没有一点悔恨;如果我所说的属实,就让我的身体即刻平复如初!」萨波达王话一说完,身体果真马上恢复了原貌,真正圆满了救护一切众生的大悲愿行。 此刻,人天同庆,欢喜雀跃,诵扬善行,叹未曾有。

萨波达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菩萨道的前身。 省思 古之行者,舍身救。

6.释迦牟尼割肉饲鹰的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故事梗概如下: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

”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

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

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

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7.佛祖割肉喂鹰是因为什么

不是。

大鹏鸟以龙为食,而公案中的鹰,是在追逐一只鸽子,说明它是平常我们所见的鹰。公案中的鹰,是天帝所化,来考验菩萨的修心程度的。

据经讲,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就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

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

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是否达到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境界的。

江阴暨阳论坛:https://www.jiyangluntan.com/ https://www.jiyangluntan.com/18886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