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阴 一叶障目典故的成语(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典故的成语(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典故的成语(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1.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成语典故: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

一叶障目典故的成语(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1.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成语典故: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2.一叶障目有什么成语典故

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一典故出自——《鹖冠子·天则》。

意思是——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二、典故: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螳螂窥伺蝉时使自己隐身的那枚树叶,来摘取它。

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3.有关于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

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

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

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

启示: 一叶障目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4.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的故事:

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5.一叶障目的典故

一叶障目 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

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

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

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

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这条成语也作“一叶蔽目”,比喻被眼前细小、局部的事物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

6.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出处《欧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

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

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

他呆了一会,拿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

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他妻子回答。

“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看得见。”

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

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他拿了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原委,县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7.一叶障目 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的故事: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8.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原文 (1)楚人居贫的日子(2),读《淮南子》(3),得“螳螂伺(4)蝉自障叶(5)可以隐形(6)”,遂(7)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8)。扫取数斗归,—一以叶自障(9),问其妻曰:“汝见我不(10)?”妻始时恒(11)答言“见”,经日(12),乃厌倦不堪,绐(13)云“不见”。

嘿然(14)大喜,赍(15)叶入市,对面取人物(16)。吏(17)遂缚诣(18)县(19)。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重点字词 (1)选自《笑林》。邯郸淳,姓邯郸,名淳,三国时人,做过给事中的官。

楚人,楚国人。楚国,现在的湖北省及其周围一带。

(2)【居贫】生活贫困。(3)【《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别人一起编撰的,又称《淮南鸿烈》。

(4)【伺】等待,侦候。(5)【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

鄣,同“障”,遮蔽。(6)【可以】:可以用来。

【隐形】隐藏形体,别人看不见。(7)【遂】于是,就。

(8)【分别】:分辨。(9)【障】:遮蔽。

(10)【不】同“否”。(11)【恒】经常,常常。

(12)【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13)【绐(dài)】哄骗。

(14)【然】……的样子。(15)【赍(jī)】携带。

(16)【对面取人物】当面拿人家的东西。(17)【吏】指县里的公差。

(18)【诣(yì)】到……去。(19)【县】指县衙门。

启示:楚人是一个妄想用一片树叶来掩盖自己的不正当行为的贪婪而愚蠢的人。还是一个被眼前细小、局部的事物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的人。

多音/通假字注: ①不:同“否”。 ②绐:读dài,哄骗 。

③嘿:同“默”。 ④鄣:同“障”。

译文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螳螂窥伺蝉时使自己隐身的那枚树叶,来摘取它。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

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启示 本故事告诉我们楚人居贫而不能守志,心生邪念、利令智昏,因而做出自欺欺人的事。 意义: 讽刺了:利欲熏心,想不劳而获,自欺欺人、轻信妄说的人。

成语:楚人隐形中楚人是十分愚蠢的人,贪婪的人,用成语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简评 这篇讽刺性的寓言,作者用寥寥数笔,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丑角一样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们发笑,引起我们思索。

《楚人隐形》中的楚人,令人发笑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他对书上的荒唐内容信以为真;由无知的天真产生了无知的行动。再一处是他大概是因为找到了“隐身之宝”太激动了吧,把能“隐形”的树叶掉到地上了;偏偏地上的落叶又很多,分辨不清哪一片树叶才是可以隐形的,他居然想出了个笨办法,把所有的树叶都扫起来带回家,尽管有“数斗”之多,他也不嫌麻烦。

第三处就是他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楚人的想法和行为闹到了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愚昧无知引来了愚蠢行为,让他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这样可悲的下场。

《楚人隐形》引人发笑,但又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些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自以为是。

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拼音: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近义词:井底之蛙 管窥蠡测 用 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词性:贬义词 性质:成语 成语资料 【发 音】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物理原理】人要想看见物体,就要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有叶片挡住光线时,就是泰山那样大的物体射出的光线,也不会射入人眼,人也就看不见叶片以外的物体了。【近义词】:井底之蛙 管窥蠡测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用 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词性】:贬义词 【现状】:现已被编入北京市中考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 【示例】: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成语出处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成语示例 》 1 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2 教师要用。

9.成语故事大全一叶障目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

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他呆了一会,拿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看得见。”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他拿了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原委,县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江阴暨阳论坛:https://www.jiyangluntan.com/ https://www.jiyangluntan.com/18222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